博彩导航

博彩导航动态
当前位置: 博彩导航 - 博彩导航动态 - 正文

江西师范大学万结平教授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林慧博士来食品与药学学院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4日 13:29 点击量:

2019113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万结平教授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林慧博士应邀来宁波大学梅山校区食品与药学学院进行参观交流。万结平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基于烯胺酮功能平台合成子的多样性导向合成研究”的学术报告;林慧博士作了题为“仿生机器鱼及其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何山教授主持。

万结平教授主要介绍了近期以N,N-双取代烯胺酮类化合物为代表的烯胺类化合物参与的合成研究。其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烯胺酮类化合物碳-氮键官能化、碳-碳双键活化、基于碳-碳双键砌块的芳环化反应以及烯基碳-氢键的直接偶联官能化反应,首次实现了三级烯胺酮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的酰氧化反应,开发了3-酰氧化色酮以及α-酰氧化烯胺酮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方法。该研究相关的多篇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如Chem. Rec.J. Org. Chem.Chem. Commun.Org. Biomol. Chem.Org. Lett.等。以烯胺酮为代表的烯胺类化合物具有丰富多样的潜在反应活性。因此,对该类化合物作为合成子的有机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对于揭示烯胺性质和用途,开发多样性导向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林慧博士的研究方向为微光机电系统,机器人力传感与控制。在本次讲座中他介绍了课题组仿生机器鱼设计的研究情况。仿生机器鱼作为鱼类推进机理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点,为研制新型的水下航行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可用于狭窄或危险水下环境中的监测、军事侦察、水下救捞、水下考古、海洋生物观察、水下设备检修等工作。林博士说以前的机械仿生鱼采用螺旋桨的推进方式,然而推进效率太低游动速度慢,鱼翅摆动并不自然,两翅拍打也并不流畅,且噪音大。但现如今经过多年的改造,新的仿生鱼不仅游动速度大幅提高,并还拥有绕圈的能力,自动躲避障碍物,噪音小,以锂电池为能量来源,续航高达十几个小时。

海洋药学系的多位老师以及学生与万结平教授及林慧博士进行了现场提问和交流。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报告热情洋溢、妙趣横生,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多次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报告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报告结束后,参观了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实验室并合影留念。

此次学术交流得到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李本俊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基金和海洋生物医药国家111引智基地的资助。